【东山再起出自哪里】“东山再起”是一个常用的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失败或退隐之后重新崛起、恢复地位。这个成语不仅富有历史感,还蕴含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。那么,“东山再起”究竟出自哪里?下面我们来详细梳理它的出处和相关背景。
一、成语出处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 
| 成语名称 | 东山再起 | 
| 出处 | 《晋书·王徽之传》 | 
| 原文 | “东山再起,非吾所愿也。”(注:实际原文略有不同,但常被引为典故) | 
| 典故人物 | 谢安 | 
| 含义 | 指退隐后再次出仕或重获成功 | 
二、详细解析
“东山再起”最早源于东晋时期的政治家谢安的故事。谢安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,他早年隐居于会稽郡的东山,过着闲适的生活。后来,由于朝廷需要他的才能,他重新出仕,并在淝水之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,帮助东晋抵御前秦的入侵,稳定了国家局势。
因此,“东山再起”最初是用来形容谢安从隐居状态重新回到政治舞台的过程。后来,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个通用的表达方式,用来形容人在经历挫折后重新振作、取得成功。
三、成语演变与使用
| 时间 | 使用情况 | 说明 | 
| 东晋 | 初期使用 | 与谢安有关,多用于描述其人生轨迹 | 
| 唐宋以后 | 广泛流传 | 成语逐渐脱离具体人物,成为通用表达 | 
| 现代 | 日常使用 | 多用于形容个人或企业等在低谷后重新崛起 | 
四、相关人物简介
| 人物 | 身份 | 贡献 | 
| 谢安 | 东晋政治家、军事家 | 在淝水之战中发挥重要作用,挽救东晋 | 
| 王徽之 | 谢安的侄子 | 文人,曾用“东山再起”表达对谢安的敬佩 | 
五、结语
“东山再起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。它不仅记录了谢安的人生经历,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追求功名、隐逸与复出的复杂心理。今天,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成语时,往往更多地关注其象征意义,而非具体的历史背景。
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,都能从中汲取力量,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,在低谷中蓄势,最终实现真正的“东山再起”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