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断织劝学原文及翻译】“断织劝学”是出自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中关于乐羊子妻的故事,讲述了一位贤德女子通过“断织”来劝诫丈夫专心求学,寓意深刻,体现出古代女性的智慧与对教育的重视。
一、原文内容
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乐羊子妻》节选:
> “羊子尝行路,得遗金一饼,还以与妻。妻曰:‘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,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?’……遂止。……后复获遗金,妻又谏之。羊子感其言,遂捐金于野,而远寻师学。”
注释:
这段文字讲的是乐羊子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子,拿回家给妻子看,妻子认为拾金不昧是君子应有的品德,不应贪图小利。乐羊子被妻子的言行感动,于是不再拾金,并决定外出求学。
二、翻译内容
译文:
乐羊子曾经在路上走,捡到了一块金子,就带回家给妻子看。妻子说:“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会喝盗泉的水,廉洁的人不会接受别人施舍的食物,更何况是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去谋取私利,这会玷污自己的品行呢?”乐羊子听了,就停止了捡金子的行为。后来他又一次捡到了金子,妻子再次劝阻他。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所感动,于是把金子丢在田野里,然后去远方拜师学习。
三、总结与分析
| 项目 | 内容 |
| 故事出处 | 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乐羊子妻》 |
| 故事主题 | 勉励求学、坚守道德、家庭教化 |
| 主要人物 | 乐羊子、乐羊子妻 |
| 核心思想 | 不贪图小利,坚持正道;夫妻共勉,修身齐家 |
| 教育意义 | 强调个人修养与学习的重要性,体现传统美德 |
| 文化价值 | 反映古代社会对道德和教育的重视 |
四、延伸思考
“断织劝学”不仅是一个关于拾金不昧的故事,更是一个关于人生选择与自我修养的寓言。乐羊子妻用“断织”比喻学习不能半途而废,也暗示了做人做事应有恒心与原则。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时,要坚守内心的信念与理想。
五、结语
“断织劝学”虽为古文,但其蕴含的道理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。它不仅是家庭教育的典范,更是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。通过学习与反思,我们才能不断前行,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