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负隅顽抗的意思】“负隅顽抗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在被逼入绝境时仍不放弃抵抗的行为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面临强大压力或失败时,仍然坚持抵抗、不愿认输的状态。
一、成语释义
负隅顽抗:
指在陷入困境、无路可退的情况下,仍然顽强抵抗,不肯投降或认输。
- 负隅:意思是依靠险要的地势(如山角、墙角等),比喻处于不利的处境。
- 顽抗:顽强抵抗,不屈服。
该成语多用于形容人或组织在劣势中依然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志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出处:
最早见于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负隅而顽,虽欲免,其可得乎?”
用法:
通常用于描写战争、斗争、竞争等情境下的对抗行为,带有贬义色彩,表示一种不理智、不识时务的抵抗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别 | 词语 | 
| 近义词 | 负险固守、死战不降、困兽犹斗 | 
| 反义词 | 投降认输、缴械投降、束手就擒 | 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| 场景 | 示例句子 | 
| 战争场景 | 敌军虽已溃败,但仍负隅顽抗,给己方造成一定损失。 | 
| 商业竞争 | 小公司面对大企业的打压,仍负隅顽抗,试图维持市场地位。 | 
| 个人冲突 | 面对不公平待遇,他选择负隅顽抗,拒绝妥协。 | 
五、总结
“负隅顽抗”是一个具有较强感情色彩的成语,常用于描述在极端不利条件下仍然不轻易放弃的抵抗行为。虽然这种精神有时会被视为勇敢,但在实际应用中,往往也暗示着一种固执和不现实的态度。因此,在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判断其褒贬意义。
| 成语 | 负隅顽抗 | 
| 含义 | 在绝境中顽强抵抗 | 
| 出处 | 《左传》 | 
| 用法 | 多用于战争、竞争、冲突等场景 | 
| 色彩 | 带有贬义 | 
| 近义词 | 负险固守、死战不降 | 
| 反义词 | 投降认输、束手就擒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