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锰酸钾制氧气方程式】在实验室中,常用高锰酸钾(KMnO₄)加热分解的方法来制取氧气。该反应是一种典型的分解反应,具有操作简单、原料易得等优点,常用于初中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。
一、反应原理总结
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,生成锰酸钾(K₂MnO₄)、二氧化锰(MnO₂)和氧气(O₂)。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,其中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,氧气为产物之一。
二、反应方程式
化学方程式:
$$
2\text{KMnO}_4 \xrightarrow{\Delta} \text{K}_2\text{MnO}_4 + \text{MnO}_2 + \text{O}_2\uparrow
$$
说明:
- 反应条件是加热(Δ 表示加热);
- 氧气以气体形式释放,用“↑”表示;
- 高锰酸钾为固体,反应后生成三种物质:两种固体(锰酸钾和二氧化锰)和一种气体(氧气)。
三、关键知识点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反应类型 | 分解反应、氧化还原反应 |
| 反应物 | 高锰酸钾(KMnO₄) |
| 生成物 | 锰酸钾(K₂MnO₄)、二氧化锰(MnO₂)、氧气(O₂) |
| 反应条件 | 加热 |
| 实验现象 | 固体颜色由紫黑色变为黑褐色,产生气泡,带火星木条复燃 |
| 注意事项 | 管口需略向下倾斜,防止冷凝水倒流;试管口放一团棉花,防止粉末喷出 |
四、实验操作要点
1. 装置选择:使用试管、酒精灯、铁架台等基本实验器材;
2. 药品加入:将适量的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;
3. 加热方式:先预热试管,再集中加热;
4. 收集方法: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;
5. 结束操作:先移除导管,再熄灭酒精灯,防止水倒吸。
五、常见问题解答
Q1: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?
A: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氧气一起逸出,造成堵塞或污染。
Q2:氧气如何验证?
A: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,若木条复燃,则证明有氧气存在。
Q3:反应是否完全?
A:理论上可完全分解,但实际中可能因温度不均或反应时间不足导致部分未反应。
通过以上内容,可以系统掌握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原理与实验操作流程,为后续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备打下基础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