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全诗】《己亥杂诗·其五》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,其中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一句广为流传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无私奉献的精神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总结及相关内容的整理。
一、诗歌简介
原诗《己亥杂诗·其五》
作者:龚自珍(清代)
创作背景:此诗写于1839年(己亥年),龚自珍因不满当时社会腐败、政治黑暗,辞官南归,途中感怀而作。
主题思想: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、对理想追求的执着,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。
二、诗句原文
> 浩荡离愁白日斜,
> 吟鞭东指即天涯。
> 落红不是无情物,
> 化作春泥更护花。
三、诗句解析
| 诗句 | 解析 |
| 浩荡离愁白日斜 | 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忧愁情绪,夕阳西下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。 |
| 吟鞭东指即天涯 | 诗人骑马东行,离开京城,仿佛走向天涯海角,表现出一种孤独与远行的苍凉感。 |
| 落红不是无情物 | 落花虽已凋零,但并非没有情感,比喻诗人虽辞官归隐,却仍心系国家。 |
| 化作春泥更护花 | 落花化为春泥,滋养花朵,象征诗人虽退居幕后,仍愿为国家和社会贡献余热。 |
四、艺术特色
- 意象鲜明:以“落红”象征诗人自身,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。
- 情感真挚: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,表达出深沉的爱国情怀。
- 语言凝练:全诗仅28字,却意境深远,哲理深刻。
五、历史评价
- 龚自珍被誉为“近代文学先驱”,其诗风独特,情感浓烈,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。
- 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被后人广泛引用,成为表达奉献精神的经典名句。
六、总结
《己亥杂诗·其五》不仅是一首描写离愁别绪的诗,更是一首充满理想与责任感的作品。诗人通过对落花的赞美,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逆境,仍不改初心、甘愿为国效力的情怀。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| 项目 | 内容 |
| 诗名 | 《己亥杂诗·其五》 |
| 作者 | 龚自珍 |
| 创作时间 | 1839年 |
| 主题 | 离愁、爱国、奉献 |
| 名句 | 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 |
| 意象 | 落红、春泥、护花 |
| 艺术风格 | 情感真挚,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 |
如需进一步探讨龚自珍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,可继续提问。


